時間:2012-08-24 來源:紅纓教育 作者:客服中心 點擊:次
任組長者,因了肩膀上的那一點責任,人生便有了一些細微的改變,比如會在心中對自己許下努力學習的誓言,因為組長總得比組員更專業(yè)一些;也逐漸學會了注視和傾聽同伴,因為組長總得對自己的組員有幫助;也會有失敗和挫折,如果不當組長就不必為這些失敗和挫折負責;還會得到一些苛責,常常有勉為其難、力不從心之感,如果不當組長當然會輕松許多。
組長,你準備好了嗎?準備好接受這些考驗了嗎?
讓我們走進先賢,從古今中外的智者身上獲得精神的養(yǎng)分,獲得智慧的啟迪,來滋養(yǎng)我們的心靈,令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來直面這紛紛擾擾。
(一)走進先賢
先賢們的親歷、思索、語錄往往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悟,而歷經時間的洗禮愈加清晰,能令我們從中獲得前行的力量。
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漲,眾多大川、小溪的水都流入黃河,水流洶涌而寬闊,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。于是河神洋洋自得,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。他順著水流向東而去,一直來到北海邊??墒窍驏|望去,卻看不到水的邊際。于是河神才改變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臉色,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神感嘆說:“原來我自高自大,以為誰都不如自己,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博大,無邊無際,要不是我親自來到你的門前,我將永遠不會懂得自己的淺薄無知。”
——選自《外篇·秋水》
看到世界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,我們還有什么理由為一得一失計較呢?
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,見一株大樹,枝繁葉茂,聳立在小溪旁,特別顯眼。但見這樹:其粗百尺,其高數千丈,直指云霄;其樹冠寬如巨傘,能遮蔽十幾畝地。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:“請問師傅,如此好大木材,怎一直無人砍伐?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?”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,道:“這何足為奇?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。用來作舟船,則沉于水;用來作棺材,則很快腐爛;用來作器具,則容易毀壞;用來作門窗,則脂液不干;用來作柱子,則易受蟲蝕,此乃不成材之木。不材之木也,無所可用,故能有如此之壽。”
聽了此話,莊子對弟子說:“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,豈不是無用之用,無為而于己有為?”弟子恍然大悟,點頭不已。莊子總結性地說,“山木,自寇也;膏火,自煎也。桂可食,故伐之;漆可用,故割之。人皆知有用之用,卻不知無用之用也。”
——選自《莊子·內篇·人間世》
天生我才必有用,無用之用,方是大用。人們啊,請不要妄自菲薄!
老和尚攜小和尚一起游方,途遇一條河,見一女子正想過河,卻又不敢過。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,然后放下女子,與小和尚繼續(xù)趕路。
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:師父怎么了?竟敢背一女子過河?一路走,一路想,最后終于忍不住了,說:師父,你犯戒了?怎么背了女人?老和尚嘆道:我早已放下,你卻還放不下!
——來源:網絡(佚名)
懂得權宜、變通,要拿得起,放得下,避免過于執(zhí)著、糾結。
古希臘有個青年人,自認為自己比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還聰明。有一天,蘇格拉底問他一個問題:“世間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?”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雞是從蛋中孵出來的,自然是先有蛋啦!”
“蛋是雞下的,沒有雞,蛋從哪里來?”青年人想了想說:“那還是先有雞!”
“你剛才已經說過,雞是由蛋孵出來的。沒有蛋,雞從哪兒來?”
青年人抱怨說:“你怎么提出這樣一個怪問題呢?現在我也問你一個問題。你說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?”蘇格拉底老老實實地回答:“我不知道。”青年人笑了:“這樣看來,你和我其實差不多啊!”蘇格拉底說:“不,你是以不知為知,我是以不知為不知。以不知為知非知,以不知為不知非不知矣!”
——來源:網絡(佚名)
·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不懂裝懂是不智之人、不智之舉。
運偉大之思者,必行偉大之迷途;
背起行囊,獨自旅行;
做一個孤獨的散步者;
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,這個民族才有希望。如果一個民族只是關注眼下腳下的事情,這個民族是沒有未來的。
——黑格爾
靈感不會在熱鬧處涌現。做一個靜思者,甘于寂寞,忍受不解。
(二)智慧解惑
世間萬物多無聲,而無聲并非無言,它們默默經歷著自己的生命,講述著自己的故事,其中閃耀著的光彩透露著無窮的智慧,匆匆而行的我們讀懂了嗎?智慧能幫助我們行走得更從容些嗎?
說成熟
在自然界里,不成熟指生物體尚未發(fā)育到完備的階段,只要你還很嫩綠,你就會繼續(xù)成長。而一旦成熟了,就會開始衰敗,瓜熟蒂落,預示著生命的終結。
在社會領域,不成熟指事物或行為尚未發(fā)展到完善的程度,這便有了進一步努力的空間。
說執(zhí)著
在亞洲,有一種捉猴子的陷阱,獵人把椰子挖空.然后用繩子綁起來,接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,椰子上留了一個小洞,洞里放了一些食物,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讓猴子空著手伸進去,而無法握著拳頭縮回來,于是猴子聞香而來,將它的手伸進去抓食物,理所當然地,緊握的拳頭便縮不出洞口。當獵人來時,猴子驚慌失措,就是逃不掉。沒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,它是被自己的執(zhí)著所俘虜,它只需將手放牙就能縮回來。
心中的欲念使我們放不下,內心的欲望與執(zhí)著,使我們一直受縛,我們唯一要做的,只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,放下無謂的執(zhí)著,就能擁有自由了。
——選自《回到當下》(葛斯汀)
說完美
維納斯在希臘神話中是豐收女神,在羅馬神話中是愛神。但是,我們對她們都不甚熟悉。米洛斯的“斷臂維納斯”成了眾多維納斯中最著名、最美、流傳最廣的一個.她的“殘缺美”震懾人心。
我們可不要在追求完美中喪失真與善。
說舍得
世界是陰與陽的構成,人在世上活著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。我們不否認我們有著強烈的欲望,比如面對了金錢、權勢、聲名和感情,欲望是人的本性,也是社會前進的動力。但是,欲望這頭猛獸常常使我們難以把握,不是不及,便是過之,于是產生了太多的悲?。河腥擞且@得愈是獲得不了;有人終于獲得了卻大受其害。
會活的人,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,其實懂得了兩個字:舍得。不舍不得,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。翻讀古書,歷史上有過了許多著名人物,韓信能胯下受辱方成大器,勾踐臥薪嘗膽終得滅吳,田忌與齊王賽馬,以下駟對齊上駟、上駟對齊中駟、中駟對齊下駟,舍了小負之悲,得了全勝之喜。人是如此,萬事萬物何嘗不也是這樣呢?蛇是在蛻皮中長大,金是在沙礫中淘出,按摩是疼痛后的舒服,春天是走過冬天的繁榮?;仡櫸覀兘洑v過的事吧,許多時候我們因沒有小忍而壞了大謀,許多時候我們吃了一點虧懊喪不已,不久卻贏取了利好,為了保持我們的本真沒有被一時的浮華迷惑,聲名太盛則又使我們失去了行動的自在。
舍舍得得、得得舍舍就充滿在我們瑣碎的日常生活中,演繹著成功和失敗的故事啊,舍得實在是一種哲學,也是一種藝術。
——選自《中國人的文化與生活》(賈平凹)
說平常心
三伏天,寺院里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,很難看。小和尚看不過去,對師傅說:“師傅,快撒點種子吧!”師傅日:“不著急,隨時。”
種子到手了,師傅對小和尚說:“去種吧。”不料,一陣風起,撒下去不少,也吹走不少。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:“師傅,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。”師傅說:“沒關系,吹走的凈是空的,撒下去也發(fā)不了芽,隨性。”
剛撒完種子,這時飛來幾只小鳥,在土里一陣刨食。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,然后向師傅報告說: “糟了,種子都被鳥吃了。”師傅說: “急什么,種子多著呢,吃不完,隨遇。”
半夜,一陣狂風暴雨。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:“這下全完了,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。”師傅答:“沖就沖吧,沖到哪兒都是發(fā)芽,隨緣。”
幾天過去了,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,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。小和尚高興地說:“師傅,快來看吶,都長出來了。”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:“應該是這樣吧,隨喜。”
——來源:網絡(佚名)
說成功
有一位農夫對上帝說:“您太偏心,您為什么要讓那只幸運的蘋果掉在牛頓的頭上。我請求您讓它砸在我的頭上,我也一定能成功。”上帝說:“好吧。”
農夫在樹下打瞌睡,一只蘋果砸在他的頭上,他看了一眼,撿起蘋果在身上擦了擦大口咬了起來。
農夫又去找上帝,懇請上帝再給他一次機會。上帝同意了。
農夫又在樹下打瞌睡,一只蘋果砸在他的頭上,他醒來后一腳把蘋果踢得遠遠的,正好砸中了在不遠處另一棵樹下休憩的牛頓。牛頓拿起蘋果,琢磨著,發(fā)現了萬有引力。
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,成功的背后是努力。
——來源:網絡(佚名)
說困難
有一個養(yǎng)蚌人,他想培養(yǎng)一顆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。
他去海邊沙灘上挑選沙粒,并且一顆一顆地問那些沙粒,愿不愿意被放進蚌殼變成珍珠。那些沙粒都不愿意。養(yǎng)蚌人從清晨問到黃昏,他都快要絕望了。就在這時,有一顆沙粒答應了他。
旁邊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顆沙粒,說它太傻,去蚌殼里住,遠離親人朋友,見不到陽光、雨露、明月、清風,甚至還缺少空氣,只能與黑暗、潮濕、寒冷、孤寂為伍,不值得??赡穷w沙粒還是無怨無悔地隨著養(yǎng)蚌人去了。
斗轉星移,幾年過去了,那顆沙粒已長成了一顆晶瑩剔透、價值連城的珍珠,而曾經嘲笑過它傻的那些伙伴們,卻還是一堆沙子,有的已風化成土。
如果說世上有什么東西能點石成金的話,那就是困難了。這可是人生的至寶啊!你忍耐著、堅持著,當走過黑暗與苦難的長長隧道后,你或許會驚奇地發(fā)現,平凡如沙粒的你,不知不覺中,已長成了一顆珍珠。
——來源:網絡(佚名)
說夢想
成功源于點滴積累和百折不撓,不可能不勞而獲。“我知道你們有時會從電視節(jié)目中產生這樣一種感覺:你不必努力工作就能成功致富,譬如做歌手、籃球運動員或者電視真人秀明星。不過,現實是,你成為這些人的幾率極低,而成功很難。”
所以如果你陷入麻煩,不意味著你就是惹事包,而說明你需要更努力做正確的事情。如果你成績差,并不意味著你笨.而僅僅說明你需要花更多時間學習。沒有人生而萬能,你需要經過努力才能擅長某方面。
——選自奧巴馬對青年學生的演講
說合作
有一個國家每年都要舉辦南瓜品種大賽,有一個農夫的成績相當優(yōu)異,經常獲得大獎,獎品是優(yōu)良的南瓜種子。然而,奇怪的是在他得獎之后,反而在街坊鄰居之間分送得獎的種子,毫不吝惜。
有一位鄰居就很驚訝地問他:“你的獎項得來不易,每季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品種改良,為什么還這么慷慨地將種子送給我們呢?難道你不怕我們的南瓜品種因此而越超你的嗎?”
這位農夫回答:“我將種子分送給大家,幫助大家,其實也就是幫助自己!”
以上內容摘錄于《如何當好教研組長》一書。